第十二章 阵前对谈-《小霸王孙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曹操闻言笑道:“伯符江东猛虎,于权谋极有心得,说不解是欺负我老人家心思混沌了。”

    “在下僻处南疆,远离庙堂,于曹公之言所解的确有限,这个真的要请教曹公了。”孙策恭恭敬敬的行礼,像是学生在请教老师。

    “伯符是个狐狸变的。如此我便说说战场和庙堂的不同。”曹操挥挥手道,“战场争胜在一阵间,一个令旗挥下,是对是错,立见分晓。庙堂却与战场不同,只因它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哲学和道德标准去评判,其中充满了诈术和权谋。这种极度自利的思维模式不评判对错,只关心利弊。”

    “曹公所言,振聋发聩。”孙策沉思着感慨,“只是在下身为武人,与士族之间的平衡亦不过一个决策,唯难以拿捏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伯符可知在庙堂之上,一个决策错了便难以挽回。一旦士族的家族利益受到威胁,他们就会变成不择手段的暴徒。”曹操仰天叹道,“伯符在徐州的军事进展如此顺利,可见徐州士族,对我在泗水附近的屠杀,还是怀有深切的恨意的。”

    孙策见曹操这般怆然,略作斟酌道:“在下如此轻易的毁灭曹公在徐州的苦心安抚,心下也自不安。”

    曹操苦笑嗟叹道:“枯鱼过河泣,何时悔复及。如今中原的局势已被拖入不可知的漩涡。在下前有襄樊之失,后有新野之败,若此战失利重蹈许昌覆辙,必将众心披靡三军瓦解,非但两都难以固守,便是黄河以南之地亦皆无法保全。在下辛劳半世创立的基业,恐怕要拱手让与伯符了。”

    孙策谨慎的回道:“曹真以西都为依托,统领雍凉之兵窥视汉中,曹公两都难以固守之言,是消遣在下。”

    “西州不宁,周而复始,若我击溃伯符,尚可弹压,否则必将再生叛乱。”曹操摇头道,“伯符不了解韩遂。此人出于边庭之郡,虽读孔孟之书,却成一方匪首,其所领镇西将军之职,不过李郭乱政时为稳固后方饵之的体面身份罢了。韩遂所求者并非纵横四海,而是割据黄河以西之地称雄。我若舍东都,戡平西疆之事,便留待伯符施为了。”

    孙策想了想道:“在下惶恐。就算诸事皆从我愿,倘若放走了曹公和陛下,胜负亦在两可之间。”

    “若我败绩,必不奉天子归河北。”曹操坦然道,“河北之地已属魏国,若将汉天子迁至,岂非一国二主,空自贻笑后人。何况伯符必定指责在下此举为叛逆劫持,倒持干戈授人以柄的蠢事,我不屑为之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